8月24日电,大盘全天震荡反弹,创业板指领涨。截至收盘,沪指涨0.12%,深成指涨1.02%,创业板指涨1.26%。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32.33亿元,其中沪股通净买入9.53亿元,深股通净买入22.81亿元。
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,两市超2600只个股下跌。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7857亿,较上个交易日放量798亿。
盘面上,核废水污染概念股午后全线走强,其中水产养殖股大涨,国联水产、好当家、中水渔业等涨停;核废水治理及环保股午后走强,中电环保、实朴检测20CM涨停,正和生态上演“地天板”;盐业股表现活跃,江盐集团3连板。传媒影视股震荡走强,幸福蓝海、上海电影、金逸影视、横店影视等涨停。券商股盘中冲高,国盛金控涨停。光伏等新能源赛道股盘中反弹,钧达股份涨停。下跌方面,次新股集体大跌,国泰环保、C众辰等多股跌超10%。信创概念股展开调整,太极股份、深桑达A跌停。
【资料图】
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,中国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
养殖业板块大涨,国联水产20cm涨停,立华股份涨超12%,好当家、中水渔业、大湖股份、獐子岛涨停。
8月24日,中国海关总署发布《海关总署公告2023年第103号(关于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的公告)》,海关总署决定自2023年8月24日(含)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(含食用水生动物)。
此次《公告》针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而发。
日本政府于8月22日上午举行内阁成员会议,决定于当地时间8月24日下午1时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。
清华大学在2021年的一项模拟研究中指出,核污水将在排放后240天内达到中国沿岸海域,1200天后达到北美沿岸并覆盖几乎整个北太平洋。
德国科学海洋机构则计算显示,57天内,福岛核废水辐射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,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将遭受污染,10年后,全球海域都将受到影响。而其中,中国和韩国将成为受核污水影响最严重的国家。
中国台湾地区的中央气象局则表示,核污水将随着洋流流向北美洲,但在向东的过程中,部分污水向南,将在1到2年后到达台湾附近海域。其中氚浓度则将在4年后达到最大值。
头豹研究院报告则指出,中国近海捕捞水产品主要来自渤海、黄海、东海与南海四大海域,皆处于日本排放地上游,短期内影响较小。但由于大马哈鱼每年9月经日本海入图门产卵,远东拟沙丁鱼、鲐鱼、太平洋褶柔鱼和竹荚鱼系可能洄游经过日本海,存在被污染风险。
此外,中国渔获总量的三分之二来自于环太平洋,其中西北太平洋公海海域又是重点捕捞地区,但这一地区也是最先受到核废水影响的海域。而中国巴特柔鱼与秋刀鱼的主要渔场正在该处,这意味着两种鱼很可能直接受到冲击。
渔业之外,不少研究还指出食品业、药品保健业甚至稻米市场都可能受到波及,由核污水引发的社会问题仍在不断扩散,这并不是日本政府简单的“科学安全论”就能解决的。
美PMI指数低于预期,美元指数下跌,黄金借机强势反弹!
贵金属领涨两市,中润资源涨停,晓程科技、银泰黄金、山东黄金、中金黄金更涨。
消息面上,欧美8月PMI不佳,市场下调对欧美英央行加息押注。美股收盘接近日高,道指涨近200点。欧美国债收益率全线跌超10个基点。美元上逼104后转跌,欧元两个月新低,现货黄金涨超1%上逼1920美元。
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从今年年末推迟到了明年上半年,但美联储降息的推迟可能只会拉长黄金价格向上的周期,也提供了更多布局的机会。
截至7月末,美联储已加息11次,累计加息幅度达525个基点。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上调至5.25-5.50%,已升至20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。
7月的美国经济数据已显示通胀韧性有所减弱,7月核心CPI和新增非农就业人口数据均低于预期,而核心CPI是美联储最为关注的通胀指标。美国期货市场隐含预期是年内不再加息,预测2024年3月降息概率54%,5月大概率开启降息。
还有一点值得注意,当前全球央行都在持续囤金,上半年购金量创新高。各国央行基于“去美元化”和稳定币值考虑,2022年开始大量增加黄金储备。
截至7月末,中国黄金储备为6869万盎司,较6月末增加74万盎司。至此,我国央行已连续9个月增持黄金,区间累计增持605万盎司黄金。这预示着全球央行购金需求很有可能在2023年整年都将保持强劲,从而在需求端支撑黄金价格。
英伟达概念股上涨,亿道信息涨停,恒润股份涨超9%,先进数通涨超7%。
主要催化因素是英伟达业绩超预期,带动产业链上行。
消息面上,英伟达第二财季营收135.1亿美元,分析师预期110.4亿美元; 第二财季数据中心营收103.2亿美元,分析师预期79.8亿美元;预计第三季度收入在160亿美元上下2%区间,分析师预期125亿美元。同时,公司批准额外的25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。
本文源自:同花顺财经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中公供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沪ICP备2022005074号-18 联系邮箱:5855973@qq.com